马遵为官真州

    欧阳修《真州东园记》:“真州当东南之水会,故为江淮、两浙、荆湖发运使之治所。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、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,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。三人者,乐其相得之欢,而因其暇日,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。”马仲涂即马遵,时为江淮、两浙、荆湖发运使司判官。“国以兵而立,兵以食为命,食以漕运为本,漕运以河渠为主。”北宋建国后定都汴京,需要从长江中下游地区调运漕粮,真州是江河的节点,因而成为纲运咽喉,朝廷在此设江淮、两浙、荆湖发运使司进行管理,监督漕粮从苏皖鄂湘浙运往真州,主要官员有正副发运使、判官。判官是选派京官充当,称签书判官厅公事,简称签判,掌诸案文移事务。

\

欧阳修《真州东园记》

    马遵(1011—1057),字仲涂,饶州乐平(今属江西)人,北宋仁宗景祐元年(1034)进士。王安石《兵部员外郎马君墓志铭》:“世家饶州之乐平。举进士,自礼部至于廷,书其等皆第一。守秘书省校书郎,知洪州之奉新县,移知康州。”“当是时,天子更置大臣,欲有所为,求才能之士以察诸路,而君自大理寺丞除太子中允、福建路转运判官。以忧不赴,忧除,知开封县。”马遵什么时间来真州任判官呢?我想最迟在庆历七年(1047)年春。庆历六年冬至七年春发生旱灾,汴水干涸,东南各地饥荒严重。而国家财政也相当拮据,不利于解决因灾荒引发的各种困难。马遵曾写信给王安石询问对策,王安石有回信《与马运判书》,信中分析原因,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。

    马遵在真州的政绩没有留下什么记载,只是说他协助施正臣(施言昌)、许子春(许元)建设真州东园。但从他的经历来看,在真州“于是君为太常博士,朝廷方尊宠其使事以监六路,乃以君为监察御史,又以为殿中侍御史,遂为副使。”在真州,其来时只是以低于从八品身份监察御史里行任判官,升太常博士从七品,转从七品监察御史,升正七品殿中侍御史,后又为发运司副使。施昌言庆历七年(1047)年底至皇祐元年(1049)年正月任发运使,离任后,许元升任发运使,但马遵并没有升副使。宋代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说:“龙图(龙图阁学士)马公仲涂家藏蔡忠惠(即蔡襄,字君谟,谧忠惠,北宋大书法家)帖,用金花纸十六幅,每幅四字,云:‘梅二(即梅尧臣,字圣俞,排行第二)马五(即马遵)蔡九(即蔡襄)皇祐壬辰(1052年,即皇祐四年)仲春寒食前一日会饮于普照院,仲涂和墨,圣俞按纸,君谟挥翰,过南都试呈杜公(即杜衍)、欧阳九(即欧阳修)评之,当属在何等。’” 《梅尧臣年谱》也记载:皇祐四年(1052)二月,梅尧臣时在汴京监永济仓,在汴京东城送别友人马遵而作《东城送运判马察院》,说明此时马遵还是江淮六路的判官。马遵当在这一年升任副使,《道光重修仪征志》沿袭旧志说法,将他列入嘉祐年间(1056—1063)徐的做发运使时他为副使,显然不对。“已而还之台,以为言事御史(右司谏)。至则弹宰相之为不法者,宰相用此罢,而君亦以此出知宣州。”1053年马遵已经还京在御史台供职,第二年即至和元年(1054)因弹劾宰相梁适,“殿中侍御史马遵知宣州,吕景初通判江宁府,殿中待御史里行吴中复通判虔州。”到宣州才一月,就调任京东路转运使。后又回到御史台担任右司谏,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任侍御史,任通判流内铨。“嘉祐二年(1057),君以疾求罢职以出,至五六,乃以为尚书吏部员外郎、直龙图阁,犹不许其出。”当年去世,葬在江西信州弋阳县归仁乡里沙原。
 

网友评论

广告

热门精选

广告

24小时热文

广告